查看原文
其他

陈永锵:谈岭南画派

2016-07-15 当代国画


左起:高剑父、高奇峰、陈树人

陈永锵:谈岭南画派

整理编缉_《当代国画》

文章来源_网络




岭南画派的特点:学贯中西、融会古今、雅俗共赏、包容创新

岭南画派的真正形成是高剑父、高奇峰、陈树人他们三人,但据我所知,二高一陈都不知道所谓的岭南画派是何物。


他们三个人都是同盟会员,他们都有一股政治热情,要改变中国的命运,中华民族不能再沉沦下去了,这是他们政治热情的初衷,所以某种意义来讲,二高一陈首先是政治家(或者首先是个热血青年,爱国的仁人志士),而且又是画家。


他们受孙中山的维新、共和的思想影响,直接参与了辛亥革命,他们有一个抱负,最起码在艺术上要振兴民族精神,如果泥古不化,我们民族真的没什么希望了。



《西樵山花》陈永锵


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两个字:“吃人”。是不是这样?当然也可以说偏激,但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——甲午战争战败,国土被列强瓜分,就是这么悲哀。


在这个情况下,他们挺身而出,岭南画派这些人就具备这样的人格,我为岭南画派的先贤感到自豪。他们是很值得尊重的,是我们的前辈,他们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,高剑父讲:“上马杀贼,提笔赋诗。”


岭南画派很重要一个观点,是为人生而艺术,为民族而艺术,为民生而艺术,为振奋民族精神而艺术,所以出发点就不是什么纯艺术了,他们不是躲在象牙之塔里面做自己的小功夫,当然有些艺术家躲在象牙之塔里,不管国家兴亡就画自己的画,这种行为我们不贬斥也不评论。


陈永锵作品


岭南画派主张雅俗共赏,就是要老百姓也能看得懂。学者们总结岭南画派有几个基本特征:不定一尊,不定领袖,没有偶像,包容与创新,不固步自封,不画地为牢,不泥古不化,不吃残羹,杨之光老师的一句名言:“平生最忌吃残羹。”


岭南画派的这些主张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很大的反响,当然也有些保守的声音,例如国粹派,他们觉得中国画的传统不应该受到西方的污染。


岭南画派提出的新国画运动,就是要改革国画,他们的方法就是融会贯通中西,向西方学习,把好的东西为我们所用,增强我们的营养,强大我们的机体;融会古今,古代的优秀传统我们要传承,用现在的话讲叫“开放改革”。


《戊子冲夏》陈永锵


他们的思想其实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,代表着一种正确的选择,所以岭南画派可以说是革命的画派,那时的国民政府也尊重这革命的画派。后来新中国成立了,其实很多人(不仅仅岭南画派人),都很自然而然的遵循着这样的道路,向西方学习,学贯中西,融会古今,走出自己的路,目标就是振兴我们的民族精神,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振兴。


但是当时,高剑父他们从没有说是岭南画派,辛亥革命多是岭南人,你说辛亥革命是地域性的吗?所以我个人认为,岭南画派不是地域性的,它代表一个时代的先进思想,是伴随孙中山辛亥革命的先进思想而产生的一种艺术主张。



《方兴未艾》陈永锵


在我们岭南文化里有四个基本特点,第一,包容性,岭南人很包容,本来就是五湖四海来的;第二,务实性,岭南人很实在的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;第三,平民性,他们叫我锵哥,是哥吗?是大哥吗?不是,我们叫小孩也叫哥,“细佬哥”;第四,创新性,有人说广东人敢为天下先,其实岭南是个偏僻的地方,人要生存,你得有勇气敢于尝试,文化也就这样生成了,岭南画派就是产生于岭南这个沃土之上。解放以后,美术史学家为了研究这种艺术现象,就赋予了“岭南画派”这个称谓而已。


岭南画派并不是一个有组织、有纲领的画派,不像黄土画派,冰雪画派很明确的有领袖,有纲领,有组织,而是一种艺术理念,一种信念,也可以说是我们岭南艺术家的一种信仰,所以我们一般都是提岭南画风,就不会刻意谈哪个派。



陈永锵作品


有人以为我是什么岭南画派的“掌门人”、“领袖”,我坚决反对,我们“不定一尊”,没有领袖。我觉得我是吃岭南画派的奶长大的,那我就是岭南的艺术家,画家。但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岭南画派。


有人问我,你不是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吗?我说,为什么纪念呢?因为它过去了嘛,不是过去怎么纪念呢?那岭南画派是句号吗?我觉得不是句号,不是感叹号,是冒号,因为我们还在继续研究它,发展它的精神。





| 分享朋友圈才是王道 |


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

本文/图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转载请注明来源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